
面膜的起源
Oct 19. 2023
你聽過古代有關面膜的起源故事嗎?
在古埃及時代,
貴族名媛會將麵粉調和蜂蜜、
優酪乳、水果泥攪拌均勻,
塗抹在臉上。
就連美豔動人的「埃及豔后」
也時常將蛋清液塗抹在臉上,
再用清水洗淨。
據說在中國古代,
宋朝「歐陽修」
編修完成的「新唐書」,
就有關於武則天使用面膜敷臉的記載,
她到80歲時仍然保持著青春般的容貌。
唐朝的楊貴妃,
用珍珠、白玉、人參研磨成細粉,
加上藕粉混合,
調和成膏狀敷在臉上,
能夠增加肌膚光澤、去除皺紋。
回到現代,
面膜依照劑型跟包裝分為以下幾種:
1.片狀面膜
2.膠狀面膜
3.泥狀面膜
4.乳霜面膜
5.拔除式面膜
面膜是如何達到皮膚保養的呢?
主要是封閉肌膚,
使肌膚與空氣隔絕,
透過封閉的原理,
讓肌膚溫度升高,
毛細孔被迫打開,
利用「滲透」
增加皮膚對敷料的吸收,
面膜最佳的停留時為10~15分鐘,
能避免過敏跟刺激。
在職場多年,
最怕遇到面膜過敏問題,
因為滲透性增加,
加上長時間厚敷在臉上,
因而容易引起過敏反應,
封它為「最嬌貴」的保養品,
一點也不為過。
引起過敏原因很多,
針對市場最常見的「片狀面膜」
提出經驗及看法跟大家分享。
過敏原因大致上有以下幾點:
1.面膜紙材質及厚度
2.發酵類成份
3.防腐類的成份
4.天然的植物萃取
這些原因的詳述,
我會在下一篇說明。
希望大家都像武則天及楊貴妃一樣,
保有青春的臉龐!